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永和學舍佛學講座 人間佛教的終極關懷

佛學講座

字級

永和學舍佛學講座 人間佛教的終極關懷

【人間社 周玫良 新北報導】 2025-05-11
佛光山永和學舍5月9日舉辦佛學講座,禮請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主講「人間佛教的終極關懷」,以經典裡的小故事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行儀為例,闡釋生活佛法化,獲得幸福安樂、歡喜自在,是人間佛教終極關懷的目標。引領線上及現場逾2200人共聞佛法。永本法師專研《法華經》、天台止觀、禪法,帶領聽眾深入淺出認識人間佛教,啟發智慧學習慈悲。

永本法師說,學佛是為了徹悟人生諸法的實相—離苦得樂。今生的學習、行道才能成就佛道。法師以三個層次探討人間佛教終極關懷的奧義。首先扣問生命的理想在哪裡、如何行持,這是對現世的重視。你的每一個念頭都是你的未來,我們都希望下一個因緣會更好。而當我們遇到逆境、病痛時,還有時間、體力、善知識來解決,學習離開痛苦的根源。

佛光人的忙碌是一場生命的學習。永本法師解說行持的方法,觀照內心的三寶:自覺、正念、清靜心。弘一大師說:「肉眼看世界,全是名利;天眼看世界,無盡輪迴;法眼看世界,皆是因果;佛眼看世界,滿是慈悲。」勉眾相信因果、真理及三世(過去、現在、未來)。發願常行菩薩道、成為大福慧之人、願生極樂淨土,有願才有力。勤修八萬四千法門。《楞嚴經》修行觀是希望能顯發內在佛性,對境要聞思修,才能入三摩地。守五戒、行三好四給都是很好的行持。修行有三個層次:心如明鏡、處處是道場、處處見如來。只要有能讓我們服務的地方,都是我們的道場。

永本法師強調,面對老病實相,學習星雲大師以病為友的精神,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,從看得破做到過得好,從藥物治療做到心理治療,從放下執著做到安然自在。

臨終關懷最重要的是退場機制,要知道修福不等於消業,若沒有方向目標,只覺得參加法會就夠了,這等同吃維他命,不能達到真正的消除業障。懺悔是消業的關鍵,要從念頭做起。善用佛法於生活,做好自我心境的調整,保持正念,走時才能不痛苦、適其時、很安心。

最後法師勉勵大家以「慈悲」為本懷,「般若」為日常生活的指導原則,具備「喜捨」的性格來關心天下眾生,共創人間佛教的生命禮俗。
12345678910第1 / 200頁
追蹤我們